院系风采

院系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院系风采 -> 正文

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大先生”讲堂——生环学院举办“单巢纲轮虫微进化实验研究”学术报告会

编辑:王丹丹 预审:步献新 终审:步献新 发布时间:2024-05-14 浏览次数:

 5月9日下午,生态与环境学院席贻龙教授做客“大先生”讲堂,为师生进行一场以“单巢纲轮虫微进化实验研究”为题的学术报告交流会。该交流会由昝逢宇副院长主持,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席贻龙教授从四个方面向大家进行了介绍:微进化实验进化研究的兴起、微进化实验研究中的水生模式动物、单巢轮虫微进化实验研究进展、单巢轮虫微进化实验研究展望。

席贻龙教授为师生讲解报告内容

 席教授介绍,与枝角类相比,单巢纲轮虫因具有个体小,易于实验室培养,较小的培养体积内可容纳足够大的种群数量以有效避免遗传漂变的影响,且世代时间更短,可对选择压力作出快速的进化反应,所以成为微进化实验研究的理想后生模式动物。长期以来,生态学家倾向于把物种作为具有固定特征的实体来处理,因为在他们看来,微进化适应的速率非常缓慢,远低于生态过程的速率。然而,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逐渐认识到微进化适应可以和生态过程一样的迅速。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结合自己研究方向与席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最后,昝逢宇副院长对席老师的讲解内容进行梳理概括,进行了高度的总结评价,并由衷感谢席老师的精彩报告,为师生提供了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

席贻龙教授与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与讨论

 席贻龙,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皖江学者讲席教授。主要从事轮虫繁殖生物学及其规模化培养、轮虫种群生态学、水生态毒理学与水环境监测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和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原优秀青年基金)(2项)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在Molecular Ecology和Aquatic Toxic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指导研究生获安徽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和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3项)。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 189 号邮编:241002电话:(0553)591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