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风采

院系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院系风采 -> 正文

历史学院研究生志愿队赴知我茶社开展简明历史小课堂活动第三十三讲——“芜湖记忆”系列专题课堂

编辑:吕永鑫 预审:韩家炳 终审:桑青松 发布时间:2025-04-15 浏览次数:

本网讯(历史学院 文/朱传慧 图/陈睿峻 周然)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担当文化弘扬使命。4月13日,历史学院“青研有为”志愿队走进芜湖古城的知我茶社,开展了简明历史小课堂活动第三十三讲——“芜湖记忆”系列之“芜湖古城史”专题课堂第三讲,旨在通过生动地讲述,让听众了解芜湖古城的历史文化。课堂由2023级入党积极分子何煦冬进行授课,历史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代表、2023级本科代表及部分芜湖市民参加。

活动伊始,何煦冬回顾了双忠牌坊、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芜湖衙署等前两讲的历史景点,接着以今天授课的地点——知我茶社为切入点依次介绍了本次主讲的古城历史景点:小天朝、芜湖能仁寺、望火台、清末官府、正大旅社、宫保第。

随后,何煦冬向观众展示了小天朝的地理位置及建筑图片,并追溯小天朝名字的由来及历史价值。之后,何煦冬通过广济寺与能仁寺的比较,引出了能仁寺建立的背景,并以视频梳理了能仁寺的前世今生。紧接着,何煦冬又讲述了望火台从重要防火救火设施发展到今天的猫依宠物店的有趣变化。之后,何煦冬展示了占川书局的老图片,介绍其从清末官府、私人公馆、新华电讯社芜湖支社再到如今占川书局的演变过程。再后,何煦冬讲解了正大旅社的相关历史,并特别介绍其是过去中国共产党的秘密集会场所。最后,何煦冬引导观众观察知我茶社的种种建筑细节,讲述了茶社前身——宫保第的名字由来以及其历史演变的进程。

再次,何煦冬分享了《芜湖古代城市与建筑》《芜湖近代城市与建筑》以及芜湖档案、中江文史、大江晚报等关于古城历史的相关书籍和报刊资料。

活动最后,何煦冬对“芜湖记忆”系列专题课堂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芜湖古城作为芜湖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城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仍然值得我们发掘。他最后说道:“芜湖古城是一座在历史烟云与现代光影中生长的城市,在现今仍有无限活力,欢迎每一位来访者感受其兼收并蓄而又闪耀着独特光辉的城市记忆”。本次专题课堂在观众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是“青研有为”志愿队关于“芜湖记忆“系列古城专题课堂的最后一期。此次课堂活动,是历史学院研究生与中学、本科生共同传承和弘扬区域历史文化的有益尝试。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了芜湖古城的历史价值,也为研究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和锻炼的平台,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在此之后,“青研有为”志愿服务队还将继续探索新的活动形式,深入挖掘芜湖的历史文化,为传播城市历史、彰显城市底色贡献青春力量。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 189 号邮编:241002电话:(0553)591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