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大先生”讲堂暨“朱湘论坛”第82讲在外国语学院南楼两江中心开展。《俄罗斯文艺》杂志副主编张晓东作了题为“托尔斯泰晚期思想中的‘光’”的学术报告,讲座由韦虹教授主持,吸引了学院教师及研究生积极参加。

张晓东从托尔斯泰戏剧集的序言入手,围绕托尔斯泰晚期作品的风格,探讨了其思想转变及影响因素,认为托尔斯泰的信仰体现为一种对“自然”和“道德”思考基础上的美学伦理学。张晓东引入爱德华·萨义德提出的“晚期风格”概念,即艺术家在生命最后阶段可能展现出与早期截然不同的创作特质。针对托尔斯泰晚年作品常被批评为“说教”“枯燥”的现象,他提出新的见解:这种风格实为未被时代理解的超前表达。在分析托尔斯泰思想形成的背景时,张晓东分别阐述了卢梭、叔本华和康德三位哲学家对托尔斯泰的影响,鞭辟入里,引人深思。

在互动环节,参会师生围绕托尔斯泰的作品及思想展开热烈讨论。张晓东认为托尔斯泰的信仰是带有神秘性的,有着理性主义的特征。邱静娟表示,本次讲座不仅梳理了托尔斯泰晚期创作的核心脉络,更以跨学科视角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启示,鼓励师生深入挖掘经典作品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