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风采

院系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院系风采 -> 正文

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大先生”讲堂-教育科学学院-解析人工智能使用潜力蓝图

编辑:莫大贡 预审:步献新 终审:步献新 发布时间:2025-04-22 浏览次数:

4月1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在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人工智能+”讲座。本次活动邀请到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吴沛谦老师,他围绕“穿越伦理迷雾:解析人工智能使用潜力蓝图”这个主题展开了深度的分享。

活动伊始,吴沛谦邀请学生钟裕欣同大家分享关于“DeepSeek大模型”的研究情况。钟裕欣同学从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共性技术方法、行业趋势与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建议等方面了向大家作了详细报告。她提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DeepSeek”面临着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偏见等伦理挑战,未来需要突破垂直领域适配性等瓶颈,只有不断优化技术,才能提高该软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效果。学生交流结束后,吴老师对她的分享进行了总结。他针对报告内容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大家进一步深化了对“DeepSeek大模型”的理解。

紧接着,吴沛谦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他以“AlphaFold预测蛋白质结构的突破”和“AI换脸技术被用于诈骗”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出人工智能既能推动科学进步,也可能带来风险。他强调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重视伦理规范,确保科技向善。随后,针对如何突破伦理迷雾,吴老师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希望大家在使用人工智能帮助自己的学习、生活时,要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监督、比对、怀疑、指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本次活动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吴沛谦的分享及与学生的交流,师生们对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和使用潜力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这次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也为人工智能在教育科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期待未来大家可以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道路上取得更多创新成果。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 189 号邮编:241002电话:(0553)591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