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风采

院系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院系风采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博约论坛”2016年系列活动之七(总第60期):维多利亚文学研究新视野

编辑:李检舟 发布时间:2016-05-26 浏览次数:

本网讯(外国语学院 图/文 陶勇)2016年5月25日下午两点半在外国语学院2090408教室,蔡玉辉教授带领其文学研究团队成员杨元、叶超、张涛三位青年教师向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同学和部分老师介绍了其团队在翻译《剑桥19世纪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过程中的心得。

据悉,蔡老师已与译林出版社达成合作,目前正携其团队在紧锣密鼓地翻译该系列部分丛书,此次讲座主要是蔡老师团队的三位青年教师向外院师生们分享她们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蔡玉辉教授首先简要地向师生们介绍了《剑桥19世纪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概况。他指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均取得了迅速发展,这促使文学研究出现新的文化转向——跨学科研究,该系列丛书中大部分文章均涉及跨文化研究。

首先出场的是杨元老师,她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阅读《维多利亚小说中的惊吓、记忆和无意识》这本书中的一些心得。她结合《信号员》、《埃德温·德鲁德之谜》、《南方与北方》这几本小说,从书本的主旨、维多利亚时期的精神理论构成等方面分析了文学作品中的创伤概念,最后得出shock为当下关于创伤概念提供背景,也是文学在创伤文化形成中发挥作用的证明。

接着出场的是叶超老师,她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维多利亚晚期的大众文学,职业写作与神秘学》这本书的创新之处。该书的研究对象、视角以及方法等方面均有创新之处。接着她又从神秘小说与文学文化大众化、文学文化工具化与他异性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最后由张涛老师介绍了《中国与维多利亚想象》这本书。她主要从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结论四大部分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中国与英国不是简单的殖民和被殖民、中心和边缘的简单对立,这本书主要通过19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描述来展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对中国的文化想象和两个国家的相互关系对大英帝国的构建和扩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对于中国学者具有双重意义。

该团队几位老师精彩的报告赢得了在场同学和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三位老师所分享的心得体会为我们在读书方面提供了很多新的启发。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 189 号邮编:241002电话:(0553)591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