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学院华婉蓉)为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培育“科学”精神,涵育“艺术”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历史学院响应学校第十五届研究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号召,邀请到多位学界知名学者开展了“大先生”讲堂系列讲座。
系列讲座之一:转变教学思维,打造创新课堂
4月19日,历史学1978级校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新学校研究会副会长嵇成中应邀在花津校区学苑南楼6号楼二楼会议室作了题为“让学生创造着长大——素养时代教育的新视角”的专题讲座。
针对“教育如何面向未来”这一重要议题,嵇成中从“结构必须重建”“评价开始转向”“目标已经迭代”“知识需要整合”“工具不可或缺”五个层面展开了论述。他指出,当前学校侧重于教授学生如何应付考试,但很少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长期以来主张‘事实即知识’,这种传统的‘知识观’导致学校教育一直将学习锁定在对事实的记忆层面,却极度忽视发展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课堂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创造,从而使学生在创造中长大。当前教育需要从创新体制机制、改善内外技术、提升内涵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一次突破性改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具有问题意识与变革精神,尝试利用任务驱动、情境创设、激励评价等方式来把握教学的新趋势,“‘好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有效面对不确定性的教育”。
系列讲座之二:探寻地区差异,归纳盛衰成因
4月23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马俊亚应邀在花津校区历史学院四楼会议室作了题为“中国地区性社会盛衰的历史成因”的专题讲座。讲座现场,马俊亚围绕马克思主义新社会史、江南淮北社会差异、社会发展的稳定标准三部分展开论述。他首先以自身的求学和生活经历为切入点,引出江南与淮北的地区差异这一话题,并梳理出自己这么多年来在学术研究上收获的成果以及总结的经验,他提醒大家,“研究历史应从底层看起,要脱离王侯将相的历史,运用底层史观看问题”。接着,马俊亚以时间为主轴,从农业经济的角度回顾了淮北和江南社会的发展演变,他认为淮北社会农家经济结构经历了两个转变,即由“男耕女织”转向“男耕女不织”,再由“男耕女不织”回归“男耕女织”,而江南社会主要是由“织布主布化”转向“工业主业化”。此外,在分析“哑铃型”淮北社会和“金字塔型”江南社会的基础上,以淮北土匪横行遍地、江南越加繁荣为例,马俊亚指出“社会要想发展就要保持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若流动性减弱,社会更容易陷入衰败,曾经的繁荣也可能烟消云散”。
系列讲座之三:拓展科举专学,深挖史学富矿
4月27日,教育部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应邀作了题为“科举学: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的学术报告。刘海峰教授从《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中国考试制度史》着手,深情回忆了他与安徽师范大学、特别是与历史学院的渊源与情谊。紧接着,他从“释‘学’”“从科举研究到科举学”“科举学的特点”“科举学: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等四个维度展开论述。刘海峰强调,科举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考试仍然在延续,科举研究对推进和完善高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富有强烈的现实关照。自从1992年正式提出“科举学”概念以来,科举研究已有的成果不可谓不多,但与科举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资料的宏富程度相比,还不相称,很多领域与方向尚未得到充分的开拓和研究,是学术界少有的一座“学术富矿”,日渐成为一门显学。
“大先生”讲堂系列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研究生的知识储备,拓展了研究生的学术和教学视野,也为激发研究生的研学热情,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增添了重要助力。今后,历史学院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邀请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分享交流,为学院研究生的培育与成长增添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