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森,男,共青团员,生态与环境学院2020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淡水生态学。
夯实基础,牢固根基
冯森同学自本科起一直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至今已有7年,从赭山脚下到花津河畔,这一路他与安师大共成长。根据我校生态学人才培养方案,他在本科阶段就进入本科生导师的实验室学习,积极参加科研竞赛,习得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研究生阶段他仍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在《生态学前沿》和《种群生态学》等多门专业课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具备了扎实的生态学知识和卓越的生态学素养。生态学是一个走出去的学科,多次的野外调研是他最宝贵的经历,安徽、江苏、海南、甘肃、西藏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省时的路线规划、熟练的采样技巧、精准的浮游动植物物种鉴定都是他在野外工作中积累的珍贵财富。
厚积薄发,砥志研思
冯森同学在硕士期间就跟随项贤领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动物种群遗传学、生态毒理学和进化生态学等研究。研一时他积极阅读相关专业文献,丰富知识储备,并参与实验室相关课题研究,掌握专业实验技能,在实验室团队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动态和浮游细菌的相关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相关文章发表于《Animals》(中科院二区,IF:3.231)和《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中科院二区,IF:6.064)。


研二时他在实验室团队对萼花臂尾轮虫多巴胺受体的鉴定以及多巴胺受体抑制剂对萼花臂尾轮虫生理生态特征影响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部分成果已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中科院三区,IF:4.614)。同时,他积极参与多个科研项目,协助导师指导多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和各项竞赛,并于第十届“挑战杯”获得校级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不惧挑战,锐意进取
对于科研,他有足够的热情与耐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持之以恒的文献阅读让他不断的充实自己,团队内的交流总能让他获得新的知识,动物及淡水生态学团队的各位老师更是科研路上的引路人。在科学的道路上他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的山峰还没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在硕士阶段结束之际,他选择在我校生态学专业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以期进行更深层次得研究,发表更高水平的论文。
他叫冯森,一个追梦路上的赶路人。
